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站点首页 >> 学院动态
文艺普及基地专家赴成都、德阳等地学习考察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09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与其它基地的合作与联系,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普及基地和太阳集团0638组织相关老师,于 2016 年12 月1到3日到设在西南交大的中华传统经典普及基地、设在成都大学的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普及基地、设在德阳社科联的四川孝文化科普基地进行参观、交流、学习活动,具体参与人员有学院党总支书记赵定贵研究员、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主任、太阳集团0638副院长彭金祥教授、学院老师王绍林副教授和安前进老师。 

 

 

在进行参观基地活动之前,老师们首先来到位于郫县菁蓉镇的双创园,即创新创业园区,这是县政府极力打造的大学生孵化园,今年上半年李克强总理亲自来视察过的地方,主要想了解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相关情况,公司副总易伟春接待我们,向我们进行了仔细介绍,双方坐下来进行了交流,并且带我们进行了参观了解,观看了省内外高校学生在公司进行的创新创业训练,他们主要给各高校的大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创新平台,为大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创业培训,包括项目和技术培训,成为双创孵化园。学院党总支书记赵定贵表示,以后可以叫我们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到这里来进行系统培训,毕业以后能够自主创业。 

 

 

在西南交大,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华传统经典普及基地主任汪启明教授向考察组详细介绍了基地的情况,他们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广泛聘请校外专家,给他们发聘书,他们开展的所有活动都归于基地的活动,其实他们本是开展的活动并没有我们青少年文学艺术普及基地搞得多。学校对他们提供经费支持,实行配套制,即社科联支持多少经费,学校就配套多少经费。作为著名的语言学家,汪教授经常接受电视采访,他还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曾经多次获得国家级重大项目,彭金祥教授详细请教了关于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方面的问题,并代表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和太阳集团0638,邀请汪教授来给本科生开展学术报告,然后与学院教师一起座谈,主要是谈谈项目申报的问题,解答老师们的提问。汪教授欣然同意,并且回答了提问,讲得非常实在,比如有些项目的切口太小,有些项目的参与人分量不够,等等,切中要害。汪教授语言幽默风趣,大家畅所欲言。

在成都大学,考察组仔细聆听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基地主任谭平教授的汇报讲话,他们利用成都的地理优势,邀请著名学者、作家、艺人开展专家讲座,深受欢迎,如陈岳、李伯清、袁庭栋等。通过普及活动,促进科研工作,全年教师们在《中华文化论坛》等刊物发表文章16篇,编写《国学经典成都读本》等普及读物,召开汉语国际教学方面的学术研讨会。谭教授介绍,学校每年拨给他们基地的经费是10万,但是每年都要报销12-13万;他们基地有5名工作人员,其中3个博士,1个硕士。因此,他们帮成都地方志办公室编写《成都史志》(成都地方志办公室每年给他们20万,用于编写方志刊物)。

在德阳市,考察组参观了四川孝文化科普基地,这是全省唯一一个设在乡镇上的基地,在德阳的孝泉镇,离德阳市区30多公里。旌阳区社科联袁主席不仅详细介绍了基地的情况,还带考察组实地观看,耐心讲解,并提供了大量的文字材料,供大家拿回去学习。他们的特点是,把基地建设与地方经济开发紧密结合,既注重文化建设,又看重经济效益,受到省社科联的好评,连天津、内蒙、河北等地的相关单位都派人来参观学习。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们觉得收获很多,对我们的启发很大。总结一下他们的经验,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

一、经费充足,人员到位。这几个基地都有固定的办公人员,有一定数量的办公经费,可以开展比较多样的普及活动。

二、大量邀请校外专家开展活动。如西南交大的基地,邀请很多校外学者担任普及专家,给他们发聘书,并给予一定的报酬,他们的所有学术活动都算是基地的活动。

三、活动内容众多,丰富多彩。他们不仅开展学术报告,地方文化讲座,还服务地方,促进科研,真正做到有为才会有位。成都大学早在2009年就在全校开设必修课《国学经典导论》,教师全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教师。 
                                                 

供稿:彭金祥  审稿:杜松柏

 

 

    联系我们
  • 太阳集团0638
  •   版权所有 : 太阳集团0638 - 太阳娱乐集团app下载
  •   邮编:635000  意见箱:sasu_wcxydzb@126.com
  •   ICP备:蜀ICP备06020089号-1  [管理入口]
关注我们
  •